close

李允傑:擺脫悶經濟 助青年圓夢

 [工商時報]20141120

 

李允傑(國立空中大學公行系主任、前青輔會主任委員)

 

 

距離九合一選舉剩不到10天,許多縣市傾向打破傳統藍綠板塊的結構,其中的關鍵在於青年族群(20-40歲)的投票意向。年輕人不受統獨意識形態拘束,選舉行為高度自主而且游離。可惜的是,除了少數縣市長候選人,大多數參選人並未提出完整的青年政策。

 

25年前,年輕人最愛哼唱的是張雨生「我的未來不是夢」。當時剛剛解除戒嚴,開放黨禁報禁;台灣正從勞力密集產業走向資本密集,就業率、GDP成長率與所得分配的表現,在亞洲國家相對亮眼。

 

如今巢運走上仁愛路,望著高不可攀的帝寶豪宅興嘆。當年,台北市30坪房子不用500萬元,如今1,500萬元還未必買得到小套房。年輕人的第一份薪水,當年不過2萬元,現在也差不多。

 

薪水低、物價漲、房價飆是台灣青年生活寫照。對年輕世代而言,處在一個未來充滿不確定的狀態下,個人生涯的風險也提高了。悶經濟世代同時面臨教育與就業、就業與生活、機會與能力三者間形成的落差。

 

青年經過教改洗禮,更能挑戰權威,追尋自我;卻也在全球化的貧富差距與競爭壓力下,焦慮不安。多數年輕人擠身在父母買的房子裡,想要維持自己的開銷都有些辛苦,更別提奢望「成家立業」,打造自己的窩。

 

台灣是華人世界實踐民主的領頭羊,有積極的公民運動。台灣在各行各業都有出類拔萃的達人,也有很多關心公共事務、想為台灣做事的青年。台灣年輕人有豐富的創意與軟實力,關鍵是政府能否整合民間社會資源,提供年輕人揮灑的舞台?

 

太陽花學運的爆發,讓政府驚覺與青年世代出現嚴重的思維落差。攸關台灣區域經濟整合的服貿協議與兩岸監督條例,至今仍卡在立法院。處於悶時代的年輕人,對於兩岸走向經濟一體化,充滿高度焦慮及恐懼感;在兩岸關係逐漸踏入深水區的時刻,發出了怒吼。未來,政府與青年世代需要更多的對話與溝通。

 

2012年初青輔會因組織改造走入歷史,原有業務分別被整併到經濟部、勞動部與教育部。青年就業與創業的環境挑戰日益嚴峻,地方政府在青年政策應有積極的作為,以公私協力的精神,整合各界資源,來解決全球化時代下青年的切身問題。然而,目前所看到的縣市長候選人關於青年議題的政見,大多是零散而無具體規劃。特別是在青年就業創業與住宅議題。

 

舉例而言,青年創業最常碰到的問題是租金成本太高,台灣可以參考國外co-working house的經驗,把地方閒置空間轉變成青年創業的空間,並搭配建置「創業輔導網」,協助解決創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。

 

青年住宅方面,地方政府可以清查盤點閒置公有地,或透過公辦都更,提供只租不售的青年住宅。另外財政部有青年安心成家貸款專案,地方政府在青年租屋的部分也可提供平台,讓青年有相對低廉、安全保障的租屋市場,地方縣市在發展特色產業與文創產業的同時,如何引進青年創意,鼓勵青年創業就業,可以提供智財權申請、財務計畫的輔導措施。當然,許多青年政策的執行,需要中央與地方的協調合作,以及政府與民間的資源整合。

 

比方說,台灣的科技業可以創造屬於年輕人的產業,讓年輕人願意投入。台灣產業要有競爭力,必須結合網路世代年輕人的優勢。台灣首要之務是改善創業環境,提振創業風氣,發展設計、生活方式、文創的高薪服務業,並結合既有的電子產業、音樂及文化產業。

 

青年是牽動世代與社會前進的動力,點亮年輕人的創意火花就能照亮更多人。我們需要整合中央與地方、政府與民間的資源,提出通盤的規劃,積極落實,才能解決悶世代青年所面臨的問題;鼓勵青年善用政府、企業及社會資源,打開機會之窗,擺脫悶經濟的緊箍咒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李允傑開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