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李允傑:服貿協議 需要細膩溝通[旺報]20130709

 

李允傑(國立空中大學公行系教授、海基會顧問、台灣競爭力論壇政府預算組召集人)

 

兩岸簽署《服貿協議》引發爭議,在野黨磨刀霍霍,欲在立法院攔下該協議;馬政府則全面啟動文宣戰反制。平心而論,協議的本質是「幫助台灣做生意,提升台灣競爭力」。台灣在兩岸的《服貿協議》上,原本掌握戰略優勢,卻因為政府戰術執行的問題,而在國內遭遇嚴重挑戰。

 

《兩岸服貿協議》如今已成為高度政治化的議題,能否順利在年底前通過國會審查,充滿變數。這是自ECFA簽署以來,馬政府推動兩岸政策上最大的挑戰,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與產業的溝通不足。

 

當年政府為了加入TWO開放農產品進口,前前後後和農民溝通了十多年,積極輔導農業轉型,還為此成立1500億的「農業發展基金」與1000億的「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」。一方面厚植台灣農業實力,同時訂定配套補救措施,才敢逐步開放。

 

2009年,為了簽署ECFA,馬總統親上火線和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辯論,向全民宣示政府的方向與承諾。經濟部、陸委會等部會全力動員,透過一場又一場的座談、公聽會,積極的與相關產業溝通;馬總統還親自到台中,探視只有6名員工的精密機械下游業者「賴老闆」。當時政府展現最大的誠意,盡可能地瞭解業者需求,考量未來產業結構,兼顧台灣既有優勢及扶植重點產業的情況下,上談判桌和對岸討價還價;即便最後在某些項目的談判結果仍無法盡如人意,但業者多半也能諒解。

 

《服貿協議》攸關ECFA政策能否繼續向前推進,審視其間爭議,有因資訊錯誤或誇大渲染對國內產業衝擊的假議題;也有因兩岸關係特殊性導致民間不安的真議題。

 

經濟部與勞委會已經編列952億的基金,進行產業輔導升級與轉業;但那畢竟是事後輔導,宣導溝通必須及早啟動,才能減少社會疑慮,降低阻力。

 

總之,服貿爭議的溝通工作需要相關部會通力合作、未雨綢繆、規畫配套,向相關同業公會進行雙向溝通,展現政府已有周全準備的誠意,才能降低民眾與相關產業的疑慮與阻力。面對兩岸服貿爭議,政府必須積極、細膩溝通與提出配套措施,才能安民心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李允傑開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