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李允傑:服貿爭議得到的教訓[工商時報]20130808

 

李允傑(國立空中大學公行系教授、海基會顧問、台灣競爭力論壇政府預算組召集人)

 

兩岸服貿協議引發的爭議方興未艾,在野陣營強力抗爭;政府則全面啟動文宣戰反制。馬總統日前表示,這一兩個月來他參與多場座談及廟口開講,發現因服貿協議引發的爭議,已變成「造謠與闢謠的對抗」。

 

 兩岸服貿協議是在WTO規範下的實質經貿談判,不但是ECFA後續實質談判關鍵的一環;也是台灣邁向國際經貿自由化是重要指標,對後續與他國(如台星、台紐)FTA的簽署,乃至於未來加入TPP RCEP有重要意義。

 

從市場相對開放來看,是台灣「拿多」、「讓少」的不對稱開放。我方給予大陸六十四項市場開放承諾,有二十七項是已開放陸資來台投資項目,包括觀光旅館、餐飲、中藥材批發、小汽車租賃等。新開放項目不過三十多項,多屬非敏感性、一般性的服務行業,且多數是准許僑外投資的項目。反而大陸並不計較,仍給予台灣八十項高於WTO的開放承諾,範圍涵蓋金融、運輸、電子商務、文創等。

 

從產業衝擊面看,服務市場開放和貨品進口的影響完全不同。因為外來服務業投資特定行業,無論是新增投資、併購既有企業,不會減損整體服務業產值與就業機會,充其量只是投資或經營階層換人。而服務業發展原本就有在地優勢,外來業者若能立足台灣市場,必然具有競爭力,對本土服務業長期發展反具刺激作用。

 

 以自由貿易的觀點,這個算盤怎麼撥,都是對台灣有利。但為什麼服貿協議引起如此大的反彈風波?最主要的原因就出在服務業的特性:勞力密集(僱用就業人口多)與在地化(外資不易生根)

 

服貿協議對於有能力或想進軍大陸巿場的業者,是絕佳的機會;但對於想固守台灣的業者就是威脅。服務業大多是中小企業,以從業人口比例來看,有能力(資本規模)進攻大陸市場的業者,畢竟是少數。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屬於守方,擔心開放之後,失去台灣僅有的地盤。因此,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,服貿協議所需要的溝通說服的強度,是遠高於ECFA

 

可是,這次服貿協議的事前缺乏溝通,簽署之後的全面溝通的時機點又稍晚。因此造成錯誤資訊的口語傳播,早已在各行各業流竄。資訊不充分又摻雜「恐中情結」,形成馬總統所說的「造謠與闢謠的對抗」,事後再多的研討會、廟口開講就事倍功半。

 

審視服貿爭議,充斥著資訊錯誤或誇大渲染對國內產業衝擊的假議題。開放陸資四年來,共有398家大陸企業來台家,投資額不到八億美金,來台的大陸幹部只有216人,在台灣創造了6771個工作機會。

 

 22年前台灣就開放外國洗衣業來台,但至今只有兩家來;小汽車租賃也只有一家外資,對國內業者幾乎沒有衝擊。已開放陸資來台投資項目,如中藥材批發大陸來了二家,後來只剩一家;大陸的餐飲業來台投資的俏江南、小肥羊、全聚德在台灣的業績並不好,甚至虧損,對台灣業者影響不大。

 

部分人士將兩岸服貿協議視為洪水猛獸,造成各行各業杯弓蛇影。其實相較於大陸,台灣的服務業具有競爭優勢,我們真的不必自己嚇自己。

 

另一方面,政府不能老講「整體利大於弊」的理由;各行各業關心的是個體的得失。相關部會應跟有疑慮的個別行業,如美容理髮、洗衣業、中藥材、印刷業等產業公會,進行溝通釋疑,聽取業界的心聲,並提出適當的輔導與補救措施。

 

 就像產品行銷一樣,時間就是商機,能否搶得先機決定(民意)巿佔率。我們從服貿爭議得到的教訓是:政策溝通的策略與時機,實在很重要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李允傑開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