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蘇貞昌關閉民共交流之窗

作者:李允傑 ( 20121126 11:44)

 

民進黨中常會21日下午通過黨中央設置「中國事務委員會」,黨主席蘇貞昌裁示由他自行兼任召集人;而外界先前猜測的「主委」也非由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出任。民進黨中常會最後拍板定案「中國事務委員會」,名稱不是用中性的「大陸事務」或「兩岸事務」,顯見黨內獨派仍占上風,謝長廷所代表的轉型改革派敗下陣來。

和中路線 敗下陣來

 

民進黨的決定,代表兩個意義:第一,否決了謝長廷主張憲法各表的和中路線;第二,關閉了民共兩黨交流對話的機會之窗。

 

蘇貞昌這樣的決定,背後反應了他的政治企圖與政治判斷。蘇貞昌主觀的政治企圖當然是要謀求2016總統大位;客觀上他受制於黨內的政治結構。第一,在馬政府聲望低迷的情勢下,蘇認為民進黨只要主攻內政經濟議題,即有勝算;兩岸政策不再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。第二,黨內獨派有34成選票的實力,蘇貞昌不願冒得罪獨派的風險。

 

蘇貞昌打的政治算盤恐怕是人算不如天算。畢竟簽署ECFA之後,兩岸經濟相互依賴與社會互動關係必將更加密切。蘇主席認為兩岸因素對2016的影響下降,是錯估形勢。

 

年初民進黨提出的敗選檢討報告,將敗選歸咎於「民眾對民進黨缺乏信任感」。筆者認為,民進黨失去社會信任的關鍵,就在於處理兩岸關係的態度與能力。在上次總統大選前,謝長廷就提出「憲法重疊共識」與「憲法各表」的主張,取代「九二共識」與「一中各表」。如何面對「九二共識」,已成為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的觀察指標。

 

大多數民眾也許不清楚九二共識的歷史背景;但對他們來說,九二共識代表兩岸經貿合作的持續交流。隨著兩岸交流日益頻繁,有近百萬的台幹台商在大陸工作,幾乎每一個台灣家庭都有在大陸工作經商的親戚朋友,民進黨不務實面對中國大陸,將難以吸引中間選民。

 

客觀形勢顯示,維持穩定的台海現狀是美國與中國的共同利益;「九二共識/一中各表」恰恰是維繫美中台穩定結構的黏著劑。如果民進黨繼續陷在統獨意識形態的泥淖,兩岸問題就永遠成為民進黨總統大選的罩門。

 

「九二共識」在兩岸之間,本質就是「一個共識,各自表述」。北京要的是「一中」象徵意義;台北要的是「各表」的空間,彼此都滿足對內交代的政治需要。如此兩岸才能擱置主權爭議,進行談判。

 

悲愴感言 分道揚鑣

 

民進黨兩岸政策朝向理性務實路線轉型,當然有利於台海和平穩定。但所謂「務實」,就必須是可行的:即使否認「九二共識」,也必須另創造一個「共識」,前提是既要讓北京接受,又要不招致黨內反彈。目前看來,這似乎是「不可能的任務」。謝長廷好不容易創造「憲法各表」,開拓與北京對話的可能性,卻遭深綠社團與獨派圍剿,說明了綠營政治生態的結構性限制,是民進黨難以轉型的最大困境。

 

北京已多次表態:在民進黨沒有改變「一邊一國」的台獨立場之前,大陸不會和民進黨進行黨對黨的接觸交往;同時大陸方面歡迎民進黨人士以適當的身分來大陸交流訪問。蘇謝合破局,謝長廷在發表完「馬基維利」悲愴分手感言後,確定將「自己走自己的維新之路」,民共對話的機會之窗,宣告關閉。

 

作為民進黨主席,蘇貞昌煞有其事地說要務實面對中國;但作為2016綠營可能的總統候選人,這一次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的轉型,似乎又預見了失敗的宿命!

 

(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,不代表本會立場)

(本文發表於20121123日旺報)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李允傑開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